行业动态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学习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发布时间:2021-01-20  来源:本站  访问量:

  2021年1月19日下午,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召开专题会议,何明耀副理事长、秘书长解读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精神。

  1月18日,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省能源发展中心视频会议室召开。

  会上,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苗还利传达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 、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既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茂盛传达胡玉亭常务副省长对能源工作的批示并作工作报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锋出席会议并讲话;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文泉主持会议。

  会议对全省能源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安排。现就报告中有关煤炭重点工作摘要如下:

  会议指出:五年来,全省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成效显著,煤炭供给质量有效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省煤矿890座,产能13.57亿吨/年,平均单井规模152万吨/年,120万吨/年以上矿井产能占比71.5%“十三五”煤炭产量46.95亿吨,与“十二五”产量基本持平。去产能力度规模全国第一。全省累计化解过剩产能15685万吨/年,超出“十三五”任务4270万吨/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大同、临汾行动迅速,提前完成;减量置换、减量重组扎实推进。确认282座煤矿产能置换方案,先行先试煤矿减量重组,已批复6批44个减量重组方案;“僵尸企业”稳妥处置。全面排查、处置出清“僵尸企业”26个,产能2405万吨/年;先进产能占比稳步提升。全省煤矿先进产能占比由不足30%提高到68%;吕梁先进产能达到10485万吨/年,占比达到83.5%;煤炭绿色开采加快推进。推广应用岩巷快速据进、无煤柱自成巷开采、薄煤层开采等先进技术,有序推进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井下矸石智能分选、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试点工程建设,全省55座煤矿进行绿色开采探索实践。晋中鑫峪沟煤矿保水开采试点取得新突破。焦煤东曲煤矿建成150万吨/年煤矸石充填开采工作面。潞安高河煤业达到“矸石零排放、地面零沉降、水体零破坏”三个零充填采煤标准;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45%,瓦斯发电站130余座,装机容量160万千瓦;截至2020年底,依法依规关闭洗选企业(厂)321座,退出产能3.18亿吨/年。

  会议指出:我们积极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制定全国第一个智能煤矿建设地方标准,确定10座智能化煤矿和50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试点,52个综采工作面完成智能化建设,智能化据进工作面取得“零”的突破。

  会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能源发展目标:到2025年,五大基地初具规模,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产业链条,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领先世界,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领跑全国,清洁低碳用能模式基本形成,成为全国能源转型升级的“山西样板”,为全国推进能源革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经验”。

  煤炭方面: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加快国家核准的煤矿项目建设,有序释放先进产能,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到2025年,煤炭产能控制在13.5亿吨先进产能占比力争保持在80%以上,保持煤炭产量稳定供应。煤矿数量减至800座左右,平均单井规模提高到170万吨/年。所有大型矿井、灾害严重矿井基本建成智能化矿井,全员工效提高到2000吨/人•年,走出一条高效率、高安全度、高水平人才,低损害、低排放、低伤害的“三高三低”的转型发展新路。

  会议指出:2021全省能源主要发展指标为:煤炭产量稳定供应,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8%,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力争达到120亿立方米,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45%。会议提出“188”工作思路,即,锚定“十四五”转型出雏型一个目标,坚持“稳煤、优电、增气、上新”八字方针,推进“八个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奋力推进全省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

  “十四五”转型出雏形在能源领域就是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煤炭绿色智能安全开采和高效清洁深度利用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煤基科技创新转化走在全国前列,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比例明显提升,能源优势特别是电价优勢进一步转化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八字方针”就是“稳煤、优电、增气、上新”。稳煤,就是要持续稳住煤、管好煤。稳住煤就是要发挥好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做好煤矿“加减法”,“加法”就是适度有序核准新项目,核增部分优质产能;“减法”就是资源枯竭煤矿退出核减产能,促进产供衔接平衡,煤炭产能稳定、产量稳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管好煤就是要积极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煤炭发展质量效益;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落实好煤矿安全监察专员制度,进一步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八个体系”,对煤炭来说就是全面推进煤炭绿色智能开发体系建设,稳住煤炭“基本盘”。

  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智能化建设。出合全省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指导意见,推动40座绿色开采煤矿取得成效。深化与华为等企业在建设智慧矿山领域的合作,共建煤矿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国绕矿井智能化建设目标持续发力。推动8座新建煤矿井下矸石智能分选和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试点示范。建设10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其中:采煤工作面210个,据进工作面790个)。

  积极推进减量置换,抓好重组整合在建煤矿和优质产能煤矿核增产能置换工作,进一步倒逼过剩产能退出,置换建设先进产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2021年计划有30座煤矿核增产能,增加优质产能2970万吨/年。

  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加快推进13座国家核准建设煤矿手续办理,重点推进西上庄、里必、东大、三交一号、锦源、郑庄6座煤矿(3000万吨/年)建设。按照核定标准和程序开展生产能力审查确认工作,有力推动煤炭稳产保供。推动工程质量监督服务朝着更严格、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推动煤炭洗选行业常态化管理。加快《煤炭洗选行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宣贯落实,全力按时限、保质、保量完成淘汰关闭任务,统筹推动洗选企业开展标准化达标升级,持续推进洗选行业规范发展。

  构建煤炭经济运行监管新机制。大力支持企业推进煤炭交易平台、智慧营销平台、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建立数字化物流供应链体系。建立全省煤炭运销大数据平台,推进监管方式多元化构建公正、规范、有序的煤炭运销市场体系。建立能源、财政税务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推进瓦斯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鼓励煤矿开展瓦斯利用项目建设,宣传推广适用性强、经济性好、安全性高的瓦斯适用技术。落实瓦斯发电自发自用及余量上网的激励政策,加快办理流程,推进瓦斯发电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技术引领体系建设,夯实能源科技“支撑点”加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聚焦“六新”突破,瞄准前沿颠覆性新技术,在煤炭开发和清洁利用、煤层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积极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技术和装备,进一步提高能源行业的生产力水平。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引导能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依托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合,加强基础研究,强化项目攻关,力争突破批能源核心关键技术。

  提高能源科技创新保障。鼓励能源领域个人、组织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各类科学技术奖项,鼓励能源企业积极参与科技装备、技术产品的推广研讨、博览会及论坛等活动,为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路径保障。

  会议要求:要全面推进党建规范化体系建设,推动能源行业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化”。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失去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能源干部队伍。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