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漳村煤矿围绕“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核心目标,构建起从井下生产源头到客户销售终端的全链条煤质管理体系。通过源头管控精细化、洗选加工智能化、监督管理常态化,实现产品合格率达100%、客户满意率达100%、采制化准确率达100%的“三个百分百”佳绩,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源头管控精细化
漳村煤矿综采队设立煤质管理领导组,将顶板管理列为工作重点,通过应用超前支护技术,漏顶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在放煤环节,精心选拔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担任放煤工,并设置专职副工长进行分管,在确保回收率的同时,将含矸率严格控制在矿月度计划范围内。
“我们要求采煤机司机严格执行采高标准,严禁割底板,一旦发现粒度400×400mm以上的矸石,必须停机处理。”综采队队长介绍道。通过实施“工长负责制+验收员监督制”的双轨管理模式,上半年井下毛煤含矸率明显下降。
针对井下煤质松软这一问题,该矿煤质科联合地测科建立了地质构造预警机制,每月发布工作面煤质预测报告。当遇到陷落柱等复杂地质条件时,提前调整开采参数,为后续的洗选加工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智能创新协同化
该矿升级改造洗选系统,采用“质量指标临界值”管理法,通过动态调整浮选药剂添加量、重介悬浮液密度等关键参数,将喷吹煤灰分稳定控制在10.5%以下,水分保持在11.5%以下。
技术改造为该矿带来了显著的效益。煤泥高压压滤系统投用后,产品水分从24.0%降至17%以下,发热量得到显著提升;浮精穿流压滤系统使浮精水分控制在16.0%以下。
在设备管理方面,漳村煤矿洗煤厂推行“四级包机责任制”,将洗选设备划分为关键、重点、普通三类,建立“分管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包机人”的责任体系。通过“日巡查、周保养、月检修”模式,设备故障率明显下降,全员工效和洗选效率都得到明显提升。
在选矸车间,改造后的块煤1#皮带机头漏斗正高效运转。这个看似简单的设备改造,让块煤限下率从17%降至2%左右,彻底解决了用户反映强烈的质量问题。
针对井下煤质松软导致块煤破碎严重的问题,该矿领导带队到兄弟单位对标取经,最终确定“漏斗篦子筛分”方案。该方案采用25毫米圆钢制作篦子,设计10毫米缝隙,精准分离10毫米以下末煤。同时配套安装特制漏斗和带式给料机,形成完整的末煤回收系统。改造后,不仅使块煤售价提高,还解决了地销块煤水分超标问题,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监督管理闭环化
在该矿煤质科制样室内,操作人员在视频监控下进行煤样制备,这是该矿强化采制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为确保数据准确,该矿建立理论与实践双提升机制,通过技术比武、每日一题、以赛代练等活动,使化验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上半年化验准确率保持100%。
同时,建立覆盖全流程的监督网络,井下生产环节实行每日一检,洗选加工环节做到“每小时一测”,销售环节严格执行“铁路批批采样、地销每日采样”制度。特别在装车环节,推行空车清理、装车监控、表面检查三步法,确保重车表面“四角饱满一线平”,无杂物、无水煤和无大块煤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