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临汾市“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暨第六届临汾煤炭行业智能绿色建设论坛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煤炭与数字技术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交流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好作业环境、提高煤矿本质安全,全面促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市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杨峰主持,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振民,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鹏,中共临汾市委人才办主任景星出席会议,市应急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监察执法十处、相关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能源局主要负责人,知名科研院校、技术装备厂商、煤矿企业、洗煤厂等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振民指出: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矿智能化是煤炭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之举;煤矿智能化是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的治本之策。我省的国家首批10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已全部建成并通过国家公示认定,已经建成智能化煤矿289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651个,走在全国前列。五年来,全省共布局了4批,共95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建成了以高河煤矿为代表的21座充填开采煤矿;建成以左则沟煤矿为代表的6座保水开采煤矿;建成了以玉溪煤矿为代表的5座矸石返井煤矿;建成了以长平煤矿为代表的170余座煤与瓦斯共采煤矿(其中11座为试点);建成以杜儿坪煤矿为代表的120座无(小)煤柱开采煤矿。
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鹏进行会议致词并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市能源局协同各方力量,在政策引导、示范推广等方面积极作为,成果丰硕。全市智能化煤矿已达到46%,一批骨干矿井在智能综采工作面、智能掘进、固定岗位无人值守、煤矿机器人应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生产效率、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绿色开采煤矿28座,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技术应用成熟,煤矸石源头减量逐步加大,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刘鹏强调:只要我们目标一致,加强协同联动,“合力”支撑产业转型行稳致远。政府层面,我们将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打通人才引育用“绿色通道”,全力推进煤矿智能绿色项目建设;企业层面,希望大家主动担当,敢投敢试,争当转型“排头兵”;科研与技术层面,期待各位专家、企业以临汾煤矿为试验田,共同打造智能绿色转型的“临汾样板”。大家要以本次论坛为新起点,拿出“闯”的勇气、“创”的智慧、“干”的担当,“才”的引入,携手推动煤炭这一“黑色黄金”焕发绿色生机、彰显智能价值,共同书写临汾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会上,山西省能源局宋俊生对2025版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管理办法、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管理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尧之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20个科研院所、技术装备厂商围绕煤矿智能绿色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